儿时看大人们划拳划的气势高涨,现在才知道原来是这样,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趣。
自古以来,中国人对美酒的热爱无以复加,想当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由此可见,酒的魔力甚至可以扺的住功名富贵的诱惑。
曾经有人推算,国人每年喝进肚子里的酒水相当于一个西湖的容量。我的一位同事也曾戏谑道,人这一辈子最多三吨酒,早喝完早走。民间更有“无酒不成席”的说法儿。
众所周知,喝酒可不是简单粗暴的对饮,已经上升到一种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自然喝酒的讲究也是林林总总,比如说文人雅士间流行“行酒令”,常常以吟诗作对的形式表达,比的不是酒力而是肚子里的才学。
据史料记载,酒令一共分为古令、雅令、通令、筹令四类。然而遗憾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古雅筹早已淹没在了历史长河之中,唯有最简单的通令流传至今。
通令的内容主要包括:掷骰,抽签,划拳和猜数,平常我们在酒桌上听到的“五魁首、六六顺”都属于通令划拳的范畴。
“划拳”又叫豁拳、猜枚、猜拳,是中国民间饮酒时一种助兴取乐的游戏。据说,这种划拳助酒兴的做法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至东汉末年,也就是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时代背景。
清代郎廷极创作的酒文化著作《胜饮篇》中有这样的记载:东汉名将“皇甫嵩手势酒令,五指与手掌节指有名,通吁五指为五峰,则知豁拳之戏由来已久。”
由此追遡,划拳行酒令距今应该有1800年的历史了。
不过,寻常百姓可没有那些秀才们的酸爽矫情,行洒令大都直白接地气儿,最常见的是三五酒友围坐桌前,撸胳膊挽袖子,一个个脸红脖子粗,吆五喝六划拳行令,特别的热闹有趣。
划拳助兴的规则并不复杂,具体来讲,对酌双方以右手握拳,同时伸出仼意指数,并随即大声喊出一到十的数字口令。若一人猜对两人所出数字之和,是为赢局;若两人都猜错或猜对则继续,一直到一人猜对为止。
仔细想想,这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充其量比的就是个人的心理素质。
现实生活中的今天,小酒馆、大排档仍然有很多食客划拳助兴,开怀畅饮,散发出来的是浓郁的烟火气,看似豪放不羁,实则确是市井文化的淋漓体现。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咱们国家地大物博、各地的划拳行酒令也有所不同。不过,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吉祥话,祝福语,其作用无非是助助酒兴,烘托气氛,讨个好口彩而已。
在我们这里最常见的划拳喝酒的辞令为:“一心敬、哥俩好、三星照、四季财、五魁首、六六六、七个巧,八匹马,九常有,十全到”。
可以说是非常通俗易懂的,需要特别解释一下的是:三星照是指“福禄寿”三星,七个巧是指“七巧节”,若是最有趣的当属“五魁首”和“八匹马”了。
接下来,咱们重点聊聊“五魁首”和“八匹马”的寓意何在?其中又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有关“五魁首”的说道不一,老辈人的口中有好几个不同的版本。我认为相对比较靠谱的是五经拔得头筹的说法儿。
古代科举考试分五经取士,即:“诗、书、礼、易、春秋”。每经第一名称作经魁,又称魁首。“五魁首”当然是全科状元了。以此行酒寓意学富五车,才华横溢,满腹经纶。
另外一个版本就有点荒诞不经了,说的是明成祖朱棣,就是抢了自己侄儿朱允汶皇位的那位,被后世毁誉参半的永乐皇帝。自恃才高的他,有次心血来潮,有意卖弄一下自个的才学。
他按照科举考试的要求,竟然也写了一篇文章,偷偷地混在众多考卷之中,阅卷的几位主考官并不知情,看到了朱棣的考卷还是蛮不错的,一致同意名列第五名。
这个成绩对于一般的读书人来说,无异于天大的喜事了,可朱棣贵为天子,向来刚愎自用,志在非拔得头筹不可,自然心中有所失落,郁郁寡欢,吓得主考官们惶惶然不知所措。
后来有个聪明人出了个主意,在发榜排名上竟然玩起了文字游戏,特别标注为:“第五名为前四名之魁首”的字样。自此,“五魁首”的说法得到了民间百姓的广泛认同。
对于这种无厘头搞笑式的传说,我认为不足为信。皇帝作为天下臣民的榜样,焉能在为国取士的大事上肆意妄为呢?难道不担心遭到后世耻笑吗?
而“八匹马”的解释就简单多了,据说是指周穆王车乘所用的八匹骏马。八马名具体说法不一。以马的毛色命名为:“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骅骝,绿耳。”
以速度命名为:“绝地,翻羽,奔宵,超影,逾辉,超光,腾雾,扶翼。”相传这八匹马脚力非常,日行万里,为周朝开疆拓土立下汗马功劳,被人誉为“神马”。
由此可见,用“八匹马”作酒令蕴含着事业发达,功成名就的期望。
说了这么多有关划拳辞令的趣闻轶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小乐趣。说话间正月十五元宵节就到了,当然少不了饮酒助兴,你们那里的行酒令又有什么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