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迹】字承文明

总觉得当初造字的人功德无量,开始创出的字应该如同开天辟地,充满魔力。在字方面,老外都能察觉:汉语是伊甸园最初使用语言。


原文链接==>

英学者:汉语是伊甸园最初使用语言,“船”字隐含史前大洪水秘密

《圣经》故事:亚当与夏娃逐出伊甸园

1汉语是伊甸园最初使用的语言?

1669年,英国语言学家约翰·韦伯出版了《中华帝国的语言是原初语言》一书。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中国书面语言是上帝赐予人类的原初语言,也是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里最初使用的语言。”与韦伯同时的德国学者基尔谢也认为:汉语是初民语言后裔的一支。更有意思的是1668年,英国皇家协会召开了一次会议,讨论英语文字改革的问题,皇家协会首任主席威尔斯金提供了一份报告《真正的字与哲学语言》,主要议题有3个:第一,能否使用汉字作为欧洲的科学和通用语言?第二,能否设计出像汉字那样的”表意符号”?第三:能否使英文字母变成像汉语那样的”表意符号”?这是在17和18世纪,曾经风靡欧洲的”汉字热”。英学者:汉语是伊甸园最初使用语言,“船”字隐含史前大洪水秘密

英国皇家学会讨论语言改革

中华文明对欧洲产生过重要影响。尤其在黑暗的中世纪,来自中国的瓷器、茶叶、丝绸,建筑园林和文化艺术,让欧洲刮起了一股”中华风”:各个王国的皇家竞相建造中国风格的宝塔和园林,室内装饰追求中国元素;来自中国的戏剧《赵氏孤儿》在剧院里连番上演,伏尔泰声称:《赵氏孤儿》比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高明多了,相比之下,莎士比亚的作品就显得很低俗!英学者:汉语是伊甸园最初使用语言,“船”字隐含史前大洪水秘密

伏尔泰热心中华文化

独具特色的汉语和汉字更是欧洲人竞相研究的对象。这是因为在中世纪,欧洲的人文主义者试图寻找到一种叫做”初民语言”的”超民族语言”。什么叫做”初民语言”呢?这就需要从《圣经》说起。英学者:汉语是伊甸园最初使用语言,“船”字隐含史前大洪水秘密

《圣经》被称为西方人的文化之源

《创世纪》第11章里有这样的记载:相传在人类最初阶段,天下所有人的语言都是一样的。在人类向东边迁徙时,遇到了一块平原,于是人们说: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市和一座塔,塔顶一直通到天上,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但是,耶和华降临后,看到人类所建造的城市和塔,说道:他们都是一样的人,说一样的语言,如今做起这件事来,以后就没有什么事是做不成的了,我们下去,在那里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的语言彼此不通!于是从这时候开始,世界上的人语言就不通了,众人分散在全地上,那座塔就叫做”巴别塔”,也即”变乱”的意思。英学者:汉语是伊甸园最初使用语言,“船”字隐含史前大洪水秘密

巴别塔

巴别塔建造之前人类使用的统一语言就叫做”初民语言”!为了寻找到”初民语言”,17世纪的欧洲人曾做过不少实验,他们理论的依据是,婴儿既然是上帝赐予的,他们还没有接受教育,自然就没有受到当今人类语言的”污染”,因此通过某种方法,一定能够让婴儿说出”初民语言”。于是他们用饥饿的办法试图逼迫婴儿开口说话,据说有一次真成功了,实验者偷听到婴儿在大喊大叫:”Ma Nou!”有熟悉汉语的人说,这就是中国人经常吃的食物”馒头”!英学者:汉语是伊甸园最初使用语言,“船”字隐含史前大洪水秘密

欧洲人编纂的葡萄牙语·汉语词典

西方人的文化具有很强的宗教意识,他们的思维方式很多都来源于《圣经》。《圣经》是世界三大古智慧书——另外两本是中国的《易经》和印度的《吠陀》。西方人的文化是”神传文化”,中国人的文化是”人传文化”,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欧洲人寻找”初民语言”,自然不是仅仅为了证实《圣经》的传说,而是基于他们自身的语言文字不规范:在17世纪之前,欧洲大大小小具有三四百个邦国,除了法国和奥地利荷兰比较强大外,英国还龟缩在大不列颠岛上,意大利四分五裂,德国一盘散沙,俄国还是大公国……一如《创世纪》里的记载:那时候的欧洲人也像巴别塔之后,说着不同的语言。每个邦国的不同地域又有不同的方言。除了法语比较规范外,英语还处于语法混乱的阶段。这也是为什么,英国会在17世纪讨论语言文字改革和规范的问题。当时很多有识之士,如培根、斯威夫特、约翰逊等人都认为,”英语乃是堕落的语言”,不具备”表述的合法性”,因为它是”表音文字”,不同地域的不同发音让语言变得非常混乱,不断增加了欺骗和荒谬性;但是汉语不同,它是直接的”表意文字”,每一个字背后所代表的就是”知识”,跨越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所表达的含义是固定不变的,因此,汉语这种”表意文字”才具有语言表述的”合法性”,是一种”真正的字”,”思想的符号”!英学者:汉语是伊甸园最初使用语言,“船”字隐含史前大洪水秘密

17世纪的欧洲各王国上层

英国人在中世纪对语言文字的改革,是以汉字的”表意性质”为参考坐标的,目的是规范英语从”表音性质”过渡到规范的”表意性质”,具有固定的知识背景,而不是依靠发音之后,再去寻找声音背后表达的意义!英语经过了古代英语、中古英语、现代英语三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发音和拼写都不尽相同,现代英语是在1700年左右逐步规范和形成的,这也是为什么,当代英国人如果直接阅读莎士比亚和《坎特伯雷故事集》的话,会面临读不懂的状况,这还是距今300多年时间,可以想象,300年之前的古英语,现代英国人是更读不懂了!英学者:汉语是伊甸园最初使用语言,“船”字隐含史前大洪水秘密

英语的起源

约翰·韦伯称”汉语是伊甸园最初使用的语言”,目的在于说明:汉语和汉字是世界上使用至今最为古老的语言文字。中世纪的欧洲学者普遍有这样一种认识:”越是古老的就越是具有权威性!“与世界各大古文明相比,中华文明是唯一从古至今没有中断的文明,汉语和汉字是唯一没有中断的语言文字,也是唯一的”表意文字”,如果要找到一种所谓的”原初语言”,汉语无疑是最佳候选者!所以他们认为,汉语很可能是巴别塔之后,流传至今的那种”原初语言”!英学者:汉语是伊甸园最初使用语言,“船”字隐含史前大洪水秘密

17-18世纪,欧洲曾经流行中国热

2欧洲人对汉字”娲”、”公”、”婪”、”船”的”创世纪”解释

用汉字解释《圣经》是欧洲汉学家的一个创举。目的是运用汉字这种古老的”文化权威”,来解释他们的”文化权威”——因为他们普遍有一种认识:在上帝创造世界之前,中华文明就存在了!英学者:汉语是伊甸园最初使用语言,“船”字隐含史前大洪水秘密

17世纪,欧洲介绍中国历史的书籍

1685年,勃兰登堡图书馆长门泽尔,根据中国的《字汇》编辑出版了《中文·拉丁文小词典》一书。门泽尔首开用汉字解释《圣经》故事的先河。比如他根据《字汇》里的”媧”这个字,”推测”出中华古典传说里的先祖”伏羲与女娲”,就是伊甸园里的”亚当与夏娃”:”媧”由”女”字与”咼”字构成,在《字汇》里,”咼”是”咬”的意思,又解释为”口齿不正”,说明一个女人通过不正当的途径来吃树上的果子,这与夏娃经受蛇的引诱,吃苹果树上的果子意思是一致的。英学者:汉语是伊甸园最初使用语言,“船”字隐含史前大洪水秘密

17世纪,欧洲人编纂的汉语·拉丁语词典

再比如汉字的”公”字,它的古体是”△”,汉学家们解读出基督教的”三位一体”;再比如”贪婪”的”婪”字,是一个女人走在树林里,因为偷吃树上的苹果而犯罪,”贪婪”正是一项罪过;最有意思的是对汉字”船”的解释:上帝降下大洪水毁灭世界,提前告诉诺亚造好方舟,诺亚和他的妻子,3个儿子闪、含、雅弗,以及3个儿媳妇,要躲进方舟里,40天后才能出来,大洪水淹没了世界,只有诺亚一家8口存活下来。汉字的”船”字正好由”舟””八””口”组成,因此这个字隐含《圣经》史前大洪水的秘密!在中世纪,汉学家们对汉字与《圣经》进行联系的解读,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绝不是戏说;他们的”推测”当然也不是一种”科学定论”,但应该承认,通过汉字来寻找创世纪的秘密,他们的角度十分新鲜和有趣!英学者:汉语是伊甸园最初使用语言,“船”字隐含史前大洪水秘密

诺亚方舟

3汉字和汉语,能否成为人类未来的”理想语言”?

在上一世纪90年代,日本做了一项调查:中日韩三国的文字谁最具有原创性?结果公认汉字最具有原创性!这说明,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都已经认识到”汉字”的古老和伟大!据说迄今为止世界上共计有7000——5000多种语言文字。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语言文字存在的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联合国规定汉语、英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为常用语言。许多文字最终成了死文字,比如哥特文字、玛雅文字……未来的趋势是,人类的语言文字最终会归结为有限的几种!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汉语和汉字,仍将是唯一的”表意文字”!英学者:汉语是伊甸园最初使用语言,“船”字隐含史前大洪水秘密

日文里面大量使用汉字

在17世纪,以《字汇》为代表的汉字典籍传到欧洲后,迅速启发了欧洲当地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汉学”的发展。欧洲学者认识到汉字”表意”的优点,是跨越了口音、民族、文化、历史和地域的,如果参照汉语的”表意功能”,创造出属于欧洲的”表意文字”,就有可能实现自巴别塔语言的分散之后,真正统一欧洲的梦想。汉学家们沉迷于”汉字密钥”的探索,希图找到打开汉字创造的秘密,解读出人类最初存在时——也即伊甸园时代的创世秘密——汉字的古老性表明它最初的创造,是与客观外界的事物息息相关的,而不是一种声音的拼写。英学者:汉语是伊甸园最初使用语言,“船”字隐含史前大洪水秘密

欧洲人翻译的《论语》

两千年的文化交流中,汉字和汉语在中日韩以及越南各国扮演着重要角色,曾是东南亚的通用语言。最迟截止到上一世纪六七十年代,汉字还在韩国和越南广泛通行,他们文字的拼音化只是近几十年的事。颇有意思的是,东亚各国在阅读汉字时,读音都不相同,但表达的意思是不变的。因此,一个中国人和一个日本人,即便语言不通,用汉字就可以交流无碍。这也是西方人迷恋汉字的3个重要原因:1,汉字的表意功能确立了它真正字的权威,越是古老的权威越大;2,汉字的含义具有不变性,不受时空因素的影响;3,上述的不变性和权威性,基于它”表意”的内在密码!欧洲的”拼音文字”早就丢失了这种”表意”的原初性,因此急需进行语言的重建,做到字与真实世界、客观外界的对象,以及概念的直接对应关系!英学者:汉语是伊甸园最初使用语言,“船”字隐含史前大洪水秘密

17-18世纪,欧洲流行的中国热

在17世纪,欧洲知识精英们对汉字的解读和研究非常深入,普遍认为,如果在未来有一种”通用语言”的话,汉字和汉语将最有可能。就像莱布尼茨所推断的:汉字在本质上是世界通用语言最理想的基础!英学者:汉语是伊甸园最初使用语言,“船”字隐含史前大洪水秘密

莱布尼茨对中华文化很有研究

结语

汉字的最大优势就是与客观外界的事物一一对应。比如”口”和”手”,就与我们身体上的器官是”象形”关系;”林””木””森”等,与客观外界的事物相互对应。”象形”和”表意”的背后是精确的知识体系!但拼音文字就没有这种功能。以英文为例,它有26个字母,优点是能拼写出各种词汇;缺点是除了表示发音外本身没有任何意义。随着历史发展,每一种新事物出来就需要创造一个新单词,词汇量越来越多。迄今为止英文单词已经多达20——30万个,其中有20%的单词已经遭到淘汰,英国人读二战时期的报纸会有阅读障碍;汉语的常用字有1000——2000多个,看似繁多,但运用起来可以随意组合,3000多年前甲骨文里就出现了”电”和”脑”这两个字,现在我们可以组合成高科技的”电脑”,不用再创造新字!英学者:汉语是伊甸园最初使用语言,“船”字隐含史前大洪水秘密

甲骨文

欧洲汉学家称汉语是”原初语言”、”伊甸园最初使用的语言”,这个论断表明他们对汉语认识很透彻。中国古代传说里关于文字的创造,最早可以追溯到伏羲画八卦:”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天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做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汉字的创造是由祖先观察天地自然而来。西方字母的源头是腓尼基字母,腓尼基字母源于埃及象形文字,但在后来很快脱离”象形”和”表意”意义,直接表示发音。汉字的伟大之处,是直接继承了”初民”们观察宇宙万物的精确本质,没有发生剧烈的转化和歪曲!英学者:汉语是伊甸园最初使用语言,“船”字隐含史前大洪水秘密

欧洲中世纪的中国热

感悟

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如何定位”中华文化复兴”在世界上的地位,需要我们放大眼光,把中华文化放到全球坐标上去对比,才能发现我们的文化在世界上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西方文明的发展是在欧洲中世纪才出现转折的,在此之前,中华文明一直领先西方!西方人把汉字和汉语作为”原初语言”的看法很有意思,这让我们折回头来重新审视我们的语言文字:认识到汉字的优越性、精确性、简洁性、超越时空性,是一种”真正的字”,”表达思想的完美符号”!

在联合国发布的文件中,页数最薄的永远是汉语文件。汉字是一种”三维文字”,是音、画、意的结合!拼音文字是”一维文字”,主要表示发音,其后才是”表意”。据说在西方,有23%的成年人有阅读障碍,”不识字”现象越来越严重,看着一长串字母组成的单词就脑子发懵——最长的英文单词据说有45个字母组成——西方国家每年都拿出大量资金用来解决”阅读障碍”问题,但没有良好解决办法。这就是拼音文字的弊端!汉字没有这种危机,我们的文字5000年来一以贯之!


国外的反对声音,比如罗素,说汉字有三大缺点==>

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历史学家、逻辑学家,是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世界和平运动的组织者和倡导者。其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学史》、《哲学问题》等。其中,《西方哲学史》吸引了无数年轻人走上了哲学这条道路,就连梁启超和徐志摩等人都是他的拥趸者。

为什么英国哲学家罗素说中国汉字有3个大缺陷?引起不少学者反对

大部分分析哲学家缺乏历史感,从而忽视历史问题和研究,但罗素是一个例外,他始终对历史和历史理论十分感兴趣,曾写过几十篇相关的论文以及一些书籍。那么,他为何说汉字有3大缺陷?这3大缺陷又是什么?

1920年,梁启超邀请48岁的罗素到中国的各大学校讲学。于是,同年10月罗素来到了中国。他一边在北京大学等学校讲学,一边阅读中国的书籍,研究中国的历史文化、哲学。他在中国待了一年多便回到了英国,并写下了《中国问题》一书。他在书中写道中国传统文化有3大特征,以及面临着3大问题,分别是文字问题、儒学问题和科考问题。

为什么英国哲学家罗素说中国汉字有3个大缺陷?引起不少学者反对

在罗素看来,汉字是一种使用表意符号的文字。语言学商,一般把汉字称为“词符文字”,把西洋字母称为“音素文字”,因此他的说法也没错。相较于西方的字母文字,他认为汉字存在以下几个缺陷。一是汉字字符繁多,识读、书写困难,不容易掌握,而西方只有26个字母。二是汉字在字典、目录等方面不好排序,无法使用新式的莱诺排铸机。三是汉字无法准确记音,不方便表达外来词汇,尤其是专业名词、专业术语。

对此,不少学者提出了反对意见。首先,罗素认为汉字的字符太复杂。其实,汉字的基本笔画就只有32种,由这32种笔画组成了成千上万个汉字,比英语复杂不到哪里去。举个例子,汉字中的“人”和英语中最简单的“man”相比,汉字是不是更简单?汉字中的“早上”一词只有9画,可英语中的“morning”从视觉上和实际拼写上都比汉字来得复杂。要是遇到成语或者句子,翻译成英语就更长了。虽说罗素来中国的时候,中国人使用的是繁体字,但汉字在根据实际需要不断简化,如今早已没那么复杂了。人都有先入为主的观念,罗素自认为汉字比英文复杂,殊不知英语也不简单。

为什么英国哲学家罗素说中国汉字有3个大缺陷?引起不少学者反对

其次,罗素说汉字在字典等方面不容易排序,无法使用莱诺排铸机,来讲讲什么是莱诺排铸机。它是西方人发明的一种机械排字机器,当时汉字在它上面根本无法排版。要知道,中国在几千年前就出现了印刷术,这说明汉字是可以在机器上排序的。果然,没过多久,这个问题就被解决了。现在字典的排序方法主要有3种:拼音、部首和四角号码排法,在拼音未出现前,汉字可以根据部首和四角号码来排序,方便人们查找。一直以来,中国人都有一套自己的排序方法,只是罗素不知道而已,毕竟他在中国待的时间不长,无法深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所以,罗素所说的汉字第二大缺陷也不存在。

最后,关于汉字不好表达外来词汇的问题,也有解决办法,例如音译、意译、音译加意译。比如英文中的“CocaCola”,中文翻译为“可口可乐”,就是音译加意译的体现。另外,还有直接挪用外来词汇,例如“WTO”等,把一长串的英文直接简写成两三个字母,岂不是更简单?

为什么英国哲学家罗素说中国汉字有3个大缺陷?引起不少学者反对

虽说汉字已经存在了上千年,但它一直在与时俱进,不断做出改变,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需要。


鲁迅大大也说过“汉字不灭,中国必亡”?==>

自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便迈入为了长达一百年的屈辱近代史。在这段时间里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西方发达的现代文明深深震撼了中国的知识分子,这让他们开始思索中国图强的方法和道路。鲁迅先生说“汉字不灭,中国必亡”,他为何如此反对汉字?

上图——《新青年》书影

除了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人在政治上的探索之外,许多文人也在寻找发展中国文化事业的法门。其中有人认为中国应该废除原有的教育制度,使用西化教材,更有人直接提出废除中国沿用了几千年的汉字,用新式的拉丁文字作为替代。

在汉字拉丁化浪潮中,不乏许多极有影响力的支持者,其中最为人们熟知的莫过于鲁迅先生。

作为新文化运动中的代表人物,鲁迅先生一直以强烈的民族情感著称,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情感的鲁迅先生,为什么会持有“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论调?其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考量?鲁迅先生说“汉字不灭,中国必亡”,他为何如此反对汉字?

上图——鲁迅先生像

一、教育普及背景下的废除汉字思潮

在鲁迅先生生活的年代中,中国文化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清政府和后来的北洋政府在对外战争以及外交事件中屡屡令国人失望,这让国人对于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深的怀疑。鲁迅先生说“汉字不灭,中国必亡”,他为何如此反对汉字?

上图——描述五四运动浮雕

在当时的众多思潮中,许多先进知识分子发现中国的衰弱固然和旧时代官僚的陈旧思想有直接关系,也和广大劳动人民低下的知识文化水平直接相关。

因此他们多次提出要普及大众教育,提升整体国民素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中国走上强国之路。

当时的政府也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在全国开设了许多小学普及基础教育,与此同时还尝试对成年文盲进行简单的认字教育,但是这些手段都收效甚微。

以钱玄同为代表的部分文人指出扫盲运动面对的最大困难不在于投入不够,而在于认字的门槛太高。中国的汉字固然是人类文化历史上的瑰宝,但是其字形太过繁复,还有许多多音字,多意字的存在,这让没有教育基础的人很难快速掌握。鲁迅先生说“汉字不灭,中国必亡”,他为何如此反对汉字?

上图——繁体书法作品

因此为了让大众们可以更好地接受教育,他们提出了简化汉字的指导思想。不过他们采取的办法并不是新中国的简化字方案,而是打算用拉丁化的字母彻底取代方块字。

这样做的好处主要有两点:

  • 第一拉丁化文字字母数量有限,这能有效降低人们学习认字的门槛。
  • 其次拉丁化文字乃是表音字,只要掌握了基本的发音规则,每个会讲中国话的人都可以写出拉丁文字,这可以直接完成从口语到书面用语的转换,省去了学习语法的步骤。

鲁迅先生说“汉字不灭,中国必亡”,他为何如此反对汉字?

上图——钱玄同照片

在钱玄同提出这一理论之后,立即受到了大量学者的猛烈抨击。彼时文言和白话的争论还没有得到确定的结果,钱玄同却要废除汉字,这样的冲击自然令人难以接受,这让汉字拉丁化的初步提议被暂时搁置起来,没有激起太大的水花。

二、鲁迅先生对于汉字拉丁化的看法

鲁迅先生对于汉字拉丁化的看法经历了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在钱玄同等人首次提出这一倡议的时候,鲁迅先生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反对意见,但是从其对大众语文的几点看法中,我们能够看出鲁迅先生起初是并不支持这个做法的。鲁迅先生说“汉字不灭,中国必亡”,他为何如此反对汉字?

上图——鲁迅先生雕像

鲁迅先生在对于文艺大众化的思索中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在普及教育和文艺的过程汇总不应该想着一蹴而就。

如果为了推行大众化而做出一些破坏文化精髓的举措,那么就会让文艺的发展走向媚俗,这对于长期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而且鲁迅先生还提出,教育大众不能只以识字和写字为唯一目的,还要教授给大众相应的基础文化知识,培养他们的思想和审美情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普及教育的本质目的,让中国的文化事业取得较大发展。鲁迅先生说“汉字不灭,中国必亡”,他为何如此反对汉字?

上图——《鲁迅全集》书影

最重要的是,鲁迅先生深刻地认识到了想要完成文化改良运动,仅仅依靠文人的想法和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这还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帮助。

只有在他们的帮助下,这些文人的好点子才能付诸实践:

若是大规模的设施,就必须政治之力的帮助,一条腿是走不成路的,许多动听的话,不过文人的聊以自慰罢了。

除了对于文艺大众化和教育普及的看法之外,鲁迅先生对于当时舆论环境的认识也是十分深刻的,他知道新文化运动的背后除了图强之外,更重要的目标是提升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

假如真的按照钱玄同的说法,彻底废除汉字代以拉丁文字,那么这无疑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显然是和新文化运动的宗旨背道而驰,因此鲁迅先生对于汉字拉丁化一开始是持有反动态度的。鲁迅先生说“汉字不灭,中国必亡”,他为何如此反对汉字?

上图——拉丁字母

但是在几年之后,鲁迅先生对于汉字拉丁化的看法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在自己的文章中多次提出汉字是阻碍中国进步的障碍,想要让中国快速发展,除了拉丁化汉字之外几乎没有其他办法,他还说出了“汉字和大众,是势不两立的”这样决绝的话。

在那时的鲁迅先生看来,让大众学习汉字的难点主要有两个,除了其复杂的字形之外,其和口语之间的差异也是一个巨大的问题。许多方言中的音节根本没有合适的汉字来表示,因此用音节系统更加复杂的拉丁字符来表示显然是更好的。

之前鲁迅先生曾经提到过文艺大众化是一个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到交流之中。

但是他后来的发言中则表示拉丁化的方言书写方式可以先在特定地区进行内部流通,等到出现统一的官话之后再做更改,这显然和他之前的想法也是不一致的。

与此同时鲁迅先生还站在科学发展的角度对汉字进行了批判,他提出化学发展的过程中,为了匹配一些新的名词,科学家们已经在造字了,这和文化的传承似乎也没有关系。鲁迅先生说“汉字不灭,中国必亡”,他为何如此反对汉字?

上图——化学元素周期表

为了更好地普及科学知识,用拉丁字母显然比硬造生僻字更有优势。

三、鲁迅先生态度改变的背后原因

鲁迅先生为什么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彻底改变自己的想法,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焦点。在笔者看来,这可能只是鲁迅先生的激将法而已。

熟悉鲁迅先生的朋友们肯定对他中国人喜欢折中的论述非常了解:

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因此鲁迅先生的做法很有可能也是一种将自己的想法极端化处理后的表达,因此我们不妨仔细分析鲁迅先生当时的真正诉求是什么。

在新文化运动中,最核心的矛盾一直是文言和白话文之间的取舍问题。

在新文化运动早期,白话文的普及运动发展形势十分喜人,鲁迅先生虽然看到了其中仍然存在的问题,但大致上是比较乐观的,这也是为什么他反对钱玄同将汉字拉丁化的根本原因,那就是他对白话文的教育效果有自信。鲁迅先生说“汉字不灭,中国必亡”,他为何如此反对汉字?

上图——《孟子》书影

但是在1934年的时候,中央政治大学的汪懋祖提出了要在小学中重新教授文言文,并在初中开设《孟子》课程的提议,这让白话文的改革遭遇了极大的阻力。

鲁迅先生知道这个时候自己站台白话文是没有意义的,那只会让他卷入论战之中。自己这时不妨振臂高呼,支持汉字拉丁化,那些老学究自然不能认同这样的冲击,可能就会回来支持白话文改革了。

这一点从鲁迅先生和曹聚仁的通信中也有提及:

老先生们保存现状,连在黑屋子开一个窗也不肯,还有种种不可开的理由,但倘有人要来连屋顶也掀掉它,他这才魂飞魄散,设法调解。

由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鲁迅先生并不是支持汉字拉丁化的,他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白话文的推行扫清障碍,因此才采取了激进了言论。鲁迅先生说“汉字不灭,中国必亡”,他为何如此反对汉字?

上图——鲁迅先生

四、结语

汉字作为中国文明的实际载体,其不但是一种文字,更是民族信心的具体表现。

在新文化运动中,一些学者看到了汉字普及的难度太大,便提出将汉字改为拉丁化写法,这无疑是一种缺乏民族自信的表现。

而在这些学者中,鲁迅先生的出现令人十分意外。这不但因为他是传统文化大家,更因为他在这一说法最早被提及的时候并没有显示出积极的反应。

此时有人提出鲁迅先生这样的选择是因为他也对国人失去了自信,认为教育的普及是很难做到的。

但实际上鲁迅先生深知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他之所以突然转变态度支持拉丁化,只不过是为了逼迫拥护文言文的学者们转而支持白话文。

而且鲁迅先生也知道汉字的拉丁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他在自己的文章中提出赵元任先生的拉丁文字体系存在不足,还需要改进才能推广。

这也说明鲁迅先生知道自己支持的事情暂时还是镜花水月,并不能真正被推行,因此不会产生不可逆的影响,从中我们不难看出鲁迅先生对于中国文化发展的良苦用心。鲁迅先生说“汉字不灭,中国必亡”,他为何如此反对汉字?

上图——鲁迅纪念塑像


注:

本文关于鲁迅先生对大众语文和大众文艺看法的叙述,参考自《鲁迅全集》

文章结合史料并掺杂个人理解分析,如有不同见解,欢迎留言讨论

发表回复